资讯

三种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案例分析:按需付费全程自助

发布时间: 2014-08-28 10:24:12    来源: 北京日报
字体:

[摘要]分时租赁是城市内部“短途、短距离”交通出行的解决方式。据统计,90%的单次出行需求都在50公里以内,目前主流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200公里左右)完全满足。

  分时租赁作为城市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的组成部分,提倡多人分时共享、按需付费,提供便捷、自助、随借随还的汽车租赁服务,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一部分。
  分时共享。一辆汽车在不同时间段分别给不同用户使用,鼓励短时用车、衔接式用车,最大化车辆在城市中的使用效率。
  按需付费。按个人用车需求和使用时间付费,降低了出行成本,减少了购车成本及保险费、维修费等费用。
  全程自助。通过手机、电脑等信息化手段实现预约、租车、还车及付费,简单便捷。
  随借随还。随时租赁、随处归还,在居民较集中的社区、街道,科技园区、高校、主要交通枢纽等地建设租赁点,形成网络化借还地点,更贴近客户,方便使用。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能满足无车市民的出行需求,也为偶尔需要用车的人提供了方便。对市民来说,采取租赁的方式,不仅省去了购车费用,而且避免支付保险费、税收和维修等诸多麻烦;时间选择更加灵活,满足了部分短时间内有租车需求的市民;分时租赁网点分布贴近客户,为市民提供便捷出行;信息化的自助式预约、租车、还车和支付服务,操作简单,更接地气。
  电动分时租赁可行吗?
  分时租赁是城市内部“短途、短距离”交通出行的解决方式。据统计,90%的单次出行需求都在50公里以内,目前主流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200公里左右)完全满足。
  电动汽车低速加速性能好、怠速不耗电、零排放,更适合城市拥堵工况下使用。
  充电桩建设可以泛在化,分时租赁网点更能贴近客户布局,重点在交通枢纽、科技园区、高校、大型居住区等场所。
  比如,由社区向工作区域的通勤用车需求;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和写字楼、酒店之间的商务用车需求;由于每周一天限行产生的14.2%的私人用车需求等等,一旦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形成网络,都能给用户提供更实惠和高效的出行方式。
  电动北京伙伴计划校园行是很好的尝试。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业务适合一般公务车需求,可在政府部门之间实现循环。青龙桥街道办事处为本市第一个公务用车租赁电动汽车示范点。自2014年1月起,青龙桥街道办事处租赁了8辆电动汽车,主要用于保障联合执法和日常工作,如日常巡查、环境巡查等,已成功运行7个月,车辆单次出行距离为20公里以内。共行驶16701公里,与汽油车相比,按百公里10升油计算,节约汽油1670升,少排放废气约16700立方米。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案例
  案例一:法国Autolib模式

  Autolib项目是2011年12月由法国巴黎市政府支持,博洛雷集团负责运营的都市公共电动车租赁系统。截至2013年12月,该项目已发展10万名会员,运营2035辆电动汽车,租赁车型为BlueCar纯电动汽车,建成800个租赁站点,4000个充电桩。到2015年的发展计划为运营3000辆电动汽车,建设1150个站点,6000个充电桩。
  巴黎通过政府出资支持电动汽车租赁系统的前期建设,公开招标运营单位,并主要由运营单位承担运营盈亏,并辅以运营单位与政府盈利共享、亏损共担的模式来进行电动汽车租赁的运营活动。
  巴黎市政府和45个周边市镇负责投资建设电动汽车租车站点,为每个租车站(4至6个停车位及充电设施等建设)投入5万欧元的公共补助金(巴黎市 共支付3500万欧元,法兰西岛区域共支付400万欧元)。2009年9月成立纯公益机构巴黎交通协会,2011年2月博洛雷集团被选定为运营单位。
  采用会员制分时租赁模式,2011年在计划推出一个月内,发展会员6000人;2012年,发展3.7万会员;2013年,会员总数达到10万人。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