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国产手机在中国手机市场实现“逆袭”,国内的锂电企业开始“不淡定”了。
在经过多年时间的学习和追赶之后,国产手机在近年迎来强势的爆发。在中国手机市场,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在逐渐增长。与此同时,国产手机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也在逐渐提升,小米、华为等手机品牌也开始坐拥大批粉丝。
中国手机市场的变局同样引起了行业上下游企业的注意。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国产手机市场份额的提升,能否给上下游企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令很多企业产生了无穷的遐想。
不过,现实往往比理想“骨感”,希望享受国产手机“逆袭”红利的锂电企业恐怕要失望了。“对于大部分上下游企业来说,国产手机市场份额的提升,不会给他们带来实际的好处。”珠海光宇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延铭如此说道。
打折扣的“逆袭”
在诺基亚、苹果等国外手机品牌风行中国的时候,国产手机无奈地沦为了手机市场的配角。不过,随着价格竞争的展开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国产手机厂商开始了其在中国市场 “抢班夺权”的进程。
易观国际调研数据显示,除苹果、三星之外,2014年第2季度在中国销售的手机几乎全为中国品牌。其中,苹果、三星两家公司的中国手机市场的市场总额为21.7%,比2014年第1季度降低了2.1%。三星虽然仍然占据中国手机市场销售“老大”的位置,但开始面临国产手机越来越大的冲击。有分析人士认为,在2014年3季度,三星甚至有可能失去中国手机市场“老大”的宝座。在未来中国手机市场,国产手机的份额可能还会进一步增长。
虽然国产手机市场份额已经获得稳步的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国产手机的利润率却普遍偏低,而分摊到锂电企业头上的利润则更为有限。
有机构调查统计,201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业务利润为125亿美元,其中苹果iPhone占了57%,约71亿美元;三星智能机占了40.8%,近51亿美元。两者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利润的97.8%。而Android平台占到全球智能手机产业营业利润的43%,三星份额高达94.7%,LG份额为2.5%,而几乎全部押宝在Android平台的中国厂商,所占的利润份额仅有2%左右,利润总和约1亿美元。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自有品牌手机基本处于加工阶段,属于产业链低端,利润普遍较低;另一方面,手机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低端智能手机的兴起,引发了手机市场激烈的竞争,智能手机的价格也开始一路走低,从而大幅降低了手机厂商的利润率。
据了解,2013年第三季度,华为、联想、TCL和中兴等主流安卓手机品牌,其智能手机的平均销售价格仅为103.25美元。同时期,上述四家手机品牌的平均利润率为1.70%。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统计,未来5年内,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还将继续降低约7%。
“在小米手机低利润率营销模式的带动下,国内各大手机品牌商也都纷纷在这个层面做出了应对,推出了相同定位的手机。而在目前,国产手机普遍利润率较低的格局已经形成,未来有可能还会继续加剧。”易观国际分析师徐昊表示。
据估计,当前国产手机的平均利润率不到3%,而国产手机平均利润率会跌到何种程度,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密切关注。
高工锂电研究所(GBII)副所长罗焕塔认为,国产手机的利润率已经极其微薄,且未来还有下降的趋势,虽然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得到提升,从而会增加电池的订单,但分摊到锂电企业头上的利润极为有限。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渗透率的不断提升,非智能机“换机潮”的需求已逐渐被填满,我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已面临增长的瓶颈。
有分析机构预计,2012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88亿部,同比增长77.4%;而201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02亿部,同比增长60.6%。而在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预估为3.55亿部,同比增长17.5%,增速仅为2013年的29%。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手机增速放缓将是未来的趋势。
“当前手机市场的增速开始下滑,且手机利润也在逐年走低,在这样的大格局下,国产手机市场份额的提升,很难给行业上下游的企业带来更多实际的帮助。”罗焕塔如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