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MIT Technology Review的报道,加州又出现一家以研发柔性、可反复充电的电池为主的初创公司Imprint Energy,他们已经在测试超级薄的锌电池,希望最终能够把电池卖给可穿戴设备、医疗器械、智能标签、环境传感器的制造商们。除此之外,早在今年3月份,国内首条锌电池电动公交示范线就落户天津。分析人士表示,锌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逐步产业化,肯定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柔性锌电池 或打开可穿戴设备想象空间
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兴起,柔性电池早就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过去几年,科学家们一直将研究的方向集中于柔性薄膜等方面;如今,为了解决可穿戴设备电力短缺的问题,科学家们似乎正在将研究方向转至锌电池领域。
当前,关于柔性电池的研发,已有多家初创公司涉足。根据MIT TechnologyReview的报道,加州又出现一家以研发柔性、可反复充电的电池为主的初创公司Imprint Energy。他们已经在测试超级薄的锌电池,希望最终能够把电池卖给可穿戴设备、医疗器械、智能标签、环境传感器的制造商们。
这家Imprint Energy公司的技术,主要来自联合创始人克里斯汀·何(ChristineHo)毕业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学院取得的研究成果:当时她与日本的一名研究人员,使用3D打印机生产出极其微小的锌电池颗粒。
电池新技术层出 “锌”成又一看点
[摘要]根据MIT Technology Review的报道,加州又出现一家以研发柔性、可反复充电的电池为主的初创公司Imprint Energy,他们已经在测试超级薄的锌电池,希望最终能够把电池卖给可穿戴设备、医疗器械、智能标签、环境传感器的制造商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