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材料产业步入升级转型期 安全环保仍为重中之重

发布时间: 2015-01-16 10:13:38    来源: 高工锂电网
字体:

[摘要]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市场爆发的带动下迎来发展的机遇期,材料也随之进入转型升级的调整阶段,高端材料仍存在较大的替代空间。

  紫江新材料常务副总经理贺爱忠认为,电动车将成为铝塑膜中长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铺开,预计今后三年,铝塑膜的复合增长将超40%以上。

  石墨负极主流地位5年内不会动摇

  在行业的紧密关注和相关企业的宣传下,新型负极材料得到了广泛关注,而关于新型负极材料短期内冲击石墨地位的观点也开始不胫而走。在2014高工锂电年会上,湖州创亚总经理胡博认为,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主流地位在3到5年内依然不会动摇。

  在胡博看来,新型负极材料都有各自的缺点,在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硅碳的体积容易发生膨胀,硅碳复合材料很难在新能源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而钛酸锂的大幅推广,也面临成本过高等问题的掣肘。

  “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主流地位在未来3到5年内并不会被动摇。”胡博认为,虽然行业各种新型的负极材料在研发上不断有新的发现,但是石墨的主流地位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还会继续保持。

  这种看法也得到了GBII分析师高小兵的认同,高小兵认为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主流地位在两三年内不会发生改变,这种趋势仍然会继续保持。

  加速高端转型替代进程

  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升温的2014年,行业掀起了一轮针对动力领域的扩产热潮,低端产能的过剩引发业内的担忧。但是天津巴莫副总经理阮庆征、卓能新能源技术副总裁邓纶浩看来,行业的产能过剩和中高端市场并无关系,反而是加速高端替代的市场机遇。

  “目前我们国内的动力电池材料还几乎没有进入国际高端的动力电池厂。”阮庆征认为,在最高端的正极材料领域,中国和日韩还有不少差距,这方面的产能是相当稀缺的。

  在阮庆征看来,国内材料企业一定要从价格竞争的死循环中挣脱出来,加大在研发创新、工艺改进、品质提升上的投入,通过高端产品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电动汽车对于动力电池性能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就使得电芯企业对于材料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也就意味着材料企业与电芯企业在供应链上的配合将越来越紧密。”阮庆征认为,锂电产业链需要共同打造健康可持续的行业生态,只有具备了这种行业的可持续生态,我们的高端材料的进口替代自然水到渠成。

  这也说法也得到了下游电池企业的认同。

  邓纶浩在演讲中指出,现阶段在中低端呈现饱和的现状下,高端18650市场产品依然供不应求、奇货可居,其性能优异,一致性好、安全性高,且产品利润率高。因而,走向中高端市场是电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技术方案呼之欲出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给动力电池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此影响下,电解液材料的性能也将出现显着的提升,材料新的技术方案也呼之欲出。

  在车用启停电池领域,电解液材料方面就出现了最新的解决方案。

  “与一般车用电池对比,车用启停电池对特殊性能的要求更为苛刻。”天赐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总监刘建生认为,车用启动电池要求应具有的性能约20~30倍的启动次数所需的使用寿命; 在-30~60℃的温度下能实现5~30C的大倍率放电性能; 还要能满足刹车短时间内能量回收引起的大倍率充电的接受能力;最后还要没有安全隐患。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