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国膜工业:产值破千亿,腾飞正逢时

发布时间: 2015-01-16 09:15:10    来源: 中国化工报
字体:

[摘要]2014年,对中国膜工业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国膜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这一年,中国膜工业实现了预计比上年增长26.9%的业绩……

  与此同时,中国膜产品纷纷进入国际市场。近年来,国产的微滤膜、超滤膜、部分反渗透膜、气体分离膜、电池隔膜等产品,由于质量不断提高、性能良好、价格低廉、服务及时等优势,大批产品和工程进入国际市场,国外公司也纷纷采用。海南立昇的PVC超滤膜、天津膜天膜、山东招金膜天、杭州水处理中心、北京格兰特、厦门三达、时代沃顿、大连欧科、上海斯纳普、江西金达莱、宁波沁园等企业生产的膜产品已远销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印度、巴西、俄罗斯、欧洲和美国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比如,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发明的独特膜技术污水处理先后获得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际专利,产品被联合国定为定点供应商,大批出口,为国家争得荣耀。这些企业纷纷反映,国际市场天地广阔,商贸工作做起来比国内还顺利。

  据膜协会对32家企业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现已实现出口近30亿元人民币,有力扩大了国产膜产品的影响力。

  技术进步显著 

  合作模式初现雏形

  2011~2014年是科技部及有关部委大力实施膜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的时代。全国各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及相关膜企业积极参与科技部“十二五”规划中“863”、“973”等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果。集中体现在某些膜产品的技术研究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例如,南京工业大学膜科学技术研究所在徐南平院士、邢卫红教授带领下,中国陶瓷膜基础研究和应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膜元件性能与应用技术完全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应用总量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科技大学和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863”项目中,酸碱回收膜的研究实现突破性进展,特别是碱回收膜的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纳滤膜的研究与生产有了突破性进展,杭州水处理中心和北京廷润膜共同研究的抗腐蚀双极膜应用,也取得突破性阶段成果,电压低于国外进口的2V,达到1.6V以下;代表水处理膜的高端产品反渗透膜(RO)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蓝星东丽、杭州水处理中心生产的RO膜已在海水淡化工程中得到较大范围应用;时代沃顿公司生产的RO膜脱盐率达99.85%,正准备在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中大规模使用。

  最近,马来西亚石油公司与大连化物所合作,采用大连化物所研制的二氧化碳膜采集装置,在马来西亚海岸油气开采中大规模使用,反映出我国二氧化碳膜装置已达国际水平。

  在光电膜方面,目前国内已有数十家企业开发光电膜并形成规模化。其中以乐凯公司为代表的光学膜,南阳科技、苏州SKC新材料等研制的充电膜规模都达到新水平。

  隔膜过去只有美国和日本等少数国家拥有生产技术。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隔膜生产出口国。目前隔膜生产厂家有20多家,主要企业有深圳星源材料、新乡中科科技、佛山金辉、南通天丰、天津东皋膜技术公司。

  特别是山东东岳集团和上海交通大学通力合作,经过近10年的努力攻关,在全氟离子膜的生产和产业化上取得了新的突破,生产出的全氟离子膜质量完全达到世界第三代指标,在国内十几家企业进行使用,同时在燃料电池膜方面,与欧盟等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合作研发中实现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国家争了光,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赞扬。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
Baidu
map